• 欢迎访问《欧洲日报》!
首页 > 文化 > 正文

谁将韵律演春娇,喜动妫川花胜潮——札记《韵扬妫水》(陈超诗词作品集)

2022-04-18 15:33  来源: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  浏览数:
《韵扬妫水》一书作者陈超先生 当我静下心来,读《韵扬妫水》一书时,来到了诗国日暖亮花繁,短韵长歌景万千的天地,有了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做诗也会吟的生活之乐,我读得有...


《韵扬妫水》一书作者陈超先生

当我静下心来,读《韵扬妫水》一书时,来到了“诗国日暖亮花繁,短韵长歌景万千”的天地,有了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做诗也会吟”的生活之乐,我读得有趣。“倾听艺苑鸣清凤,敢抱焦琴奏好音”(陈超诗词),我读得有味。2022年1月,北京出版社出版了乔雨主编的《妫川文集》,将具有生活美学的《韵扬妫水》纳入了文集中。

“苦读经史效前贤,血汗经年硕果甜,愿使丝竹合韵律,才将规矩助方圆”,这是作者在创作中炼字炼句的体会。陈超生于1945年11月,北京延庆东关人,他从小就喜爱中国传统诗词。“遍踏山川求美韵,伴飞雨雪做苦吟”。大学期间正值“文革”,白天参加集训,晚上躺在床上,脑子里想的依然是“平平仄仄”。毕业后,陈超回到延庆四海中学任教,自然风光滋养了他的艺术灵性,这期间,他的诗词见于他给学生的毕业留言,学生都获得了他与众不同的临别赠言。此后30年中,不管工作多忙,他都要与诗词、楹联结缘。《韵扬妫水》共有近700多首( 含组诗),时间跨度大,从1964年到2021年五十年的作品。“廿载写生穿越梦,一方热土难了情。世间万物无穷尽,愿破铁鞋觅千峰”。1995年,厚积薄发的陈超先后加入了北京楹联学会、中国楹联学会,并当选为中国楹联学会理事、北京楹联学会副会长。之后,他陆续参与主编了《八达岭内外使用对联精选》、《延庆诗联选》、《延庆诗词选》等书,先后成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、北京诗词学会理事、北京楹联学会副会长,延庆文联名誉副主席、延庆诗词学会副会长、会长等。

《韵扬妫水》按内容分成了八大部分,如壮怀激烈、锦绣神州、花满京华、画展家园、山河存记、往事回眸、鸿雁传情、寄物抒怀,可以看到他与诗友亲朋交流的记录,以及几十年生涯中的活动轨迹。

“翠染山坡艳染沟,菜河欢畅荡清悠。山花香竞珍花艳,香气掺杂雾气收。 多少琼枝站翠鸟,密稀甘雨画堞楼。庄户敢调天下美,不分冬夏与春秋”(陈超七律·咏花海)。当我细细品读此书时,发现书中有关咏花的诗有一百多首,所描绘的对象千姿百态,别具一格,有咏海棠、桃花、牡丹、兰花、荷花、杏花、菊花......我不但获得美的享受,而且将这些异彩纷呈的咏花诗做了札记。此文是我读《韵扬妫水》摘记的要点以及所写的心得。“或学而有得,或思而有得,辄札记之”(清·王筠)。古称小木简为札,条记于札,故称札记。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的泳花诗吧。

一、律诗——休道唐来无妙笔,黎元心语即绝声

传统诗词体现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陈超先生认为,古典诗词创作是现代人生活的艺术品,它品味生活中的美,并使这种美感永恒存在。古典诗词在把握人类生活的美感方面,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它通过押韵、对偶、平仄、音节等艺术手段,创造出来韵律、节奏、意象等,往往烘托出美好的意境。

作者的《七律·野鸭湖之夏》 烘托出延庆野鸭湖美好的画面:“水泓草茂远衔山,蒲帐苇林密如烟。墨色连云荷艳艳,甜歌对韵鸟关关。自然风景原生态,多种生灵美乐园。雷雨一场虹彩跨,野花天地共新鲜。”

野鸭湖之夏是一首七言律诗简称七律,诗为八句。而七言绝句是指每首四句,每句七字的诗。律诗发源于南朝讲究声律、对偶的时代,至初唐沈佺期、宋之问时定型,亦称沈宋律,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。王维、高适等七律,多有失对、失粘之误,而崔颢、李白有骈散交杂、半古半律之作,杜甫的七言律诗展示了最高的艺术境界。

律诗可分为五律、七律和排律,陈超先生的诗大多为七律,每首八句,每句七字,共五十六字,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(第一句可押可不押),一韵到底,当中不换韵。例如作者的《七律·妫川暮春》:“次第百花落锦菲,妫川山野绿云催。芦芽盈尺榆钱老,杏子穿珠柳絮飞。多少晶棚藏企冀,旧新乌燕唱轮回。楼堞如栅不拦月,只把新容揽臂围。”妫川暮春以8句完篇,每2句成一联,计四联,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,第二联为颔联、第三联为颈联、第四联为结句(尾联),每首的二、三两联(即颔联、颈联)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。此诗通押一韵,第二、四、六、八句押韵,首句可押可不押。

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,存在变例,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,如崔颢的《黄鹤楼》,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,后半首合律.这种不规范的律诗称为拗体。唐代的格律诗独步古今者有二首。

一是崔颢《黄鹤楼》:“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江上使人愁。”面对崔颢《黄鹤楼》,诗仙李白叹曰:“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。”可见崔颢才情无出其右。

二是杜甫《登高》:“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”相比来说,《登高》比《黄鹤楼》更严守格律。《黄鹤楼》中第一、三、四句不合平仄,算不上律诗的典范。而《登高》格律完整,颈联、尾联均为偶句,“一三五不论,二四六分明”,对仗工整平稳,严守平仄规则,杜甫律诗范本也。

陈超先生师法诗圣,《七律·香营赏杏花未开时》借花喻人,有怜惜之情:“杏花如豆点红唇,十里梯坡落紫云。乘兴蜂蝶争早蕊,调情莺燕送香音。寒枝点墨堪留梦,疏影含娇最可人。不为媚俗应炒作,芳华同共俏三春。”这首诗将杏花喻为红唇美人,以拟人化的手法,轻灵的调侃,赋予杏花鲜活的生命力。在诗人笔下,有乘兴而来的蜂蝶,有送香音的莺燕,仿佛都有个性,成了天地间的精灵。芳华同共俏三春,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光的深情厚意。

作者对花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偏爱,以自然景物为主的咏花诗风格独特,写得平易自然,他在“赏曹官营千亩菊园”写道:“西天云锦落农田,村庄林网染明鲜。团簇瘦肥极远目,香飞高远化清岚。蜂蝶近水均得利,宾客闻风各抢先。试问陶公东篱下,能有此中一角边?”在作者的诗中花草树木,被赋予了人的灵性,团簇瘦肥可香飞高远;采菊东篱下的陶公能到此,将会有一种独特而新鲜的审美感受吧。

“似观先祖拈髯笑,精神万古有人传”(陈超),《韵扬妫水》中的诸多诗篇闪烁先祖之情怀。2015年8月8日,作者游孟姜女庙叹息,“黎元谁个忘怀国?民瘼从来大过天”。心忧国事,倾听底层的声音,为良知而发声,是陈超老师作为一名有独立人格的诗人所践行的理念。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。《岳阳楼记》中的这种人文关怀,在下面两首陈超的七律中闪现——

七律·至汉寿怀屈原(2009年3月22日)

楚辞万古荡国风,渔鼓龙阳壮太平。沧港风耽吟啸影,雪峰云立仰瞻情。

韵翻时雨千年秀,梦幻朝霞百业兴。波涌洞庭浑似雪,疑与屈子唱和声。

七律·登滕王阁(2009年5月21日)

欲同仙子月下逢,直上宏阁破云层。金顶势开秋水阔,雕梁色卷落霞明。

柱撑青史联盛举,钟存华韵重和鸣。休道唐来无妙笔,黎元心语即绝声。

二、古风——常怀大气追三李,偶作狂啸放九歌

《韵扬妫水》有《七律·诗人节抒怀》:“自古诗人身许国,比如兵士手执戈。常怀大气追三李,偶作狂啸放九歌。助阵龙舟声远近,飞觞艾束影婆娑。心潮流韵和千古,欲涨天河报滂沱。” 其中提到的“追三李”系李白、李商隐、李贺。除此而外,后人论唐诗还有“三杜”:杜甫、杜牧、杜荀鹤;还有“三王”:王维 王勃 王昌龄。这些不大准确的说法,如同此篇我的札记,只是个人读诗体会而已。

“李白斗酒诗百篇”,想象奇特丰富,感情奔放豪迈,似乎李白提笔就写,随口就来。当你读懂了李白的诗词,会发现整首诗是耐心推敲过的,字字精准,句句规范。《韵扬妫水》中的不少诗篇,把锻炼功夫做到了极致,如同李诗语言清新明快,风格飘逸自然:“人追国色到名园,我做游仙到野田。百亩氤氲开气场,万枝俏丽落云团。迎风荷箭莺婉转,含露玉碟画斑斓。能动京城花讯否?天方不会做夜谭”《游妫州牡丹园》。

现在一些所谓的五绝七律的“老干部体”,无病呻吟,堆砌文句,亦无境界境象,无文史相通,焉有好句?读《韵扬妫水》的诗词,从中看出作者博读精记,文史相通。文与史的融会贯通,是写诗作文的基本要求。诸子百家,四书五经,通读抄写,还要懂得西方历史,哲学,文学,方可为饱学之士。

近年,我与陈超先生一起参加过多次作家协会的会议,我见他随口成吟,拈笔成章。他的诗词句近,笔近,语近,三近为达:“抬眼关山低眼湖,海棠花海郁香扑。门开画野风敲韵,床展云天月闯庐。古道情延千里马,官厅梦附五车书。群楼又起工杂乱,可比诗棚叠架无?”《翡翠城访诗友(通韵)》 。

妫川陈超成一脉,文章古风荡海陀。与律诗相比,我更喜欢古风。唐代诗人李贺(790~816),英年早逝,人称“诗鬼”。他的诗新颖诡异,想象力丰富:“寻章摘句老雕虫,晓月当帘挂玉弓。不见年年辽海上,文章何处哭秋风?”前两句描述艰苦的书斋生活,首句说诗人的大好青春消磨在这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上了,耐人寻味。后面两句遒劲悲怆,写诗人有才学却不能用于世事。

初唐四杰亦为古体(古风)高手,李白诗体过半古风,杜甫亦多。盛唐因朝廷立制,规定平仄律格,用之科举取题,文士方趋之如鲫。格律到了宋代尤甚,故宋诗不如唐诗。传统诗分古体、近体二大类。今已无科举,焉有死拘近体之愚顽?我见《韵扬妫水》中有多首是古体,我读之欢喜,感觉到诗人热爱大自然、追求自由个性的诗风。

《韵扬妫水》中的一百多首咏花诗,让我想到了郭沫若1958年,为宣传“百花齐放”的方针,写了101首的诗集《百花齐放》。郭老写的水仙花“只凭一勺水,几粒石子过活”,而联系起“总路线”的“多快好省”的口号,说这是“活得省,活得好,活得多”的“促进派”。此诗集表现为“形象描述、政治概念”的公式,乏善可陈。1959年,郭老在致陈明远的信中,对此曾作过诚恳的自我批评:“我的《百花齐放》是一场大失败!尽管有人作些表面文章吹捧,但我是深以为憾的。”又说:“尽管《百花齐放》发表后博得一片溢美之誉,但我还没有糊涂到丧失自知之明的地步。那样单调刻板的二段八行的形式,接连101首都用的同一尺寸,确实削足适履,倒像是方方正正、四平八稳的花盆架子,装在植物园里,勉强地插上规格统一的标签。”“现在我自己重读一遍也赧然汗颜,悔不该当初硬着头皮赶这个时髦。”

上世纪中后期,文艺界曾流传过这样的顺口溜:“郭老,郭老,诗多不好。换了名字,发表不了!”这是郭老的悲哀,也是时代的悲哀。1921年,郭老发表第一本新诗集《女神》,诗人借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开篇,表达了美丽的向往和对于生命自由自在的怀念。《女神》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,郭沫若也因而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。

梅花三度灿霞光,韵动妫川送异香。读了陈超的《韵扬妫水》,我也编一个顺口溜:“陈老,陈老,诗多诗好。不换名字,照样发表!”这是诗人的欢乐,也是妫川文学的自信与自豪。

三、网络新词——不慕王侯不慕仙,放怀山野咏家园

“门前紫塞入云翔,坡上桃花满目芳。山野人家玩点酷,断崖夕照聚春光。”2003年4月中旬,诗人到怀柔箭扣长城摄影采风,写下了这首《怀柔箭扣长城摄影采风》诗。

“谁将韵律演春娇,喜动妫川花胜潮。安字不须脱口秀,跟帖亦可表情包。身边画景天天变,心底萤光处处飘。任是吃瓜莫甩手,塑身插翼放云霄。”2019 年2月3日,诗人《贺延庆诗联学会年会》,写下了这首“网络新词”。这里用了“脱口秀”“跟帖”“表情包”“ 吃瓜”“塑身”,把比较刻板、严肃的活动变得生动,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。

网络语言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媒介的语言形式。由于简洁生动,得到了网友的偏爱。网络语言偏向数字化、字母化、符号化,在受到网友追捧的同时,也引发了争论。网络上的“键盘侠”聊天带有随意性,碎片化而不规范,不适合进入正式的书写体系。应避免一些脏话、粗话趁机流行,造成语言鄙俗化以及文化品位下滑。

当代汉语的书面表达体系,是由晚清和“五四”两次白话文运动而来的,“凡白话都可以入诗文”,事实证明此路不通。民间的生活用语须经过选择、浸润和提炼,才适合用于书面表达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网络语言写作需谨慎!

华夏古风凝巨宝,江河韵律荡新声。精深学问由研讨,高远山峰引陟登。 《韵扬妫水》网络用语进入书写体系,是经过严格的筛选:“我做粉丝长伫立,依然灯火满城时”“妫川小景寻常事,不用抖音刻意夸”“打包销到东洋去,清香留在我农家”“近午朝家手机点,山蔬爽口整一盘”“键盘敲打虽方便,国粹复兴任纵横”……这些网络新词读来可亲可信,有趣有味。

陈超先生在《韵扬妫水》一书的“跋”写道:通过多年写作、交流实践,以及这次结集出版,我还有以下感悟:一是写作贵在坚持,持之以恒。能写尽量多写,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个月写2首,听着不多,但一年下来就是24首,30年就是720首,可以成一本厚厚的集子了。二是多参加活动,尤其是采风。宅在家里,当然也可以出作品,但相对要有局限性,比较难写出好东西。有的地方离得较远,或受客观局限,就好好熟悉原始材料,或上网查找。三是写格律诗词一定尽量按律。参加赛事一定要合律,否则很容易被拿下。平常写作在按律情况下,为防止因词害义,可以有个别地方出律。四是写完后,静心修改。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,不急于发表,先冷一冷,再修改。可以用网络中的“律诗校验”“词格校验”检验一下。

陈超先生自1990年开始担任诗词楹联学会领导,2005年退休后,任8年延庆老教协会领导,2015年退出。2021年7月再从学会领导退下,善莫大焉!他写了从学会领导退下有感:“月有圆缺果有熟,退休两度再休休。沙原常遇骆驼刺,韵海苦寻鹦鹉洲。幸喜王旗升虎气,遥期雁阵上星楼。廉颇莫道只能饭,直面翮山攥杵头。(注:杵头,指拳头)”。上无愧于天,下无愧于地,中无怍于人,表现出人生的从容与豁达。

老年之后多长眼,即可采风还避险。唯有真情输淡雅,且将老气放疏狂。退休了,环境变了,活动内容变了,生活节奏变了,于是诗人写了《七律·退休写真》:“离岗坐家非作家,轻身依旧伴朝霞。网屏有线穿寒暑,书报如糕下酒茶。欲使闲心插劲羽,难将旧梦化沉沙。偶同师友诗中聚,堆褶霜颜笑作花。”离岗坐在家里,而不是签约作家,一下就把每天的生活点透。这句话成了他老伴笑嘻嘻的口头禅,谁要问陈超在家里干什么,老伴便说他“离岗坐家非作家”。识因知果得吉祥,心有慈悲添福寿。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发生的事情。有因必有果,因果法则并不是佛教的专利,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因果定律是宇宙根本的定律,他有一句名言:“种下什么样的因,就会有什么样的果,这是亘古不灭的定律。”种善因必有善果,种恶因必有恶果。像陈超先生那样,多说好话、多做好事、多发好的意念。种下良知的种子,收获圆满的果实。

2003年,诗人写了《赠农民诗人田计海》:“不慕王侯不慕仙,放怀山野咏家园。春丫踩过诗千垄,月崽托出画一船。常入高深寻巧妙,难得质朴有新鲜。似逢五柳沉吟久,乍在妫川见亲传。”田计海老师为北京延庆张山营村农民诗人,著有《海陀双耕集》。是年12月21日,《北京日报》记者到北京诗词学会采访,发表的专访“在诗中安置我们的心灵”,刊登了这首诗。这首诗“春丫、月崽”是诗人创造的新词,春天的小女孩,光着脚丫在田野上踩出一垄一垄的诗句,刚出现的月亮像一个小男孩,托出一船农村的风情画,也是说田计海老师在田野、在夜间进行构思、创作。这首诗作请书法家李自星写成书法,送给了田计海老师,作为永久留念。

深明大义,深悉小节。从《赠农民诗人田计海》诗中看出,陈超先生结交的是,与人为善、生活简朴之人;不骄不躁,不争不抢之人;肯吃亏,能吃苦之人;不赶时髦,独立思考,生活多样化之人。

倒腾钞票是土豪,鼓捣文辞是雅人。须惜岭上葱葱木,憾事莫将遗子孙。善宽以怀,善感以恩,善博以浪,善精以业。陈超诗词作品集给我的启迪:当代社会需建立的是既能适应时代的需要,又有益于人类未来社会的新的人文。其基本原则:1.符合人性健全发展,“片片落英铺请柬,邀来百卉喜荣归”。2.适合国人现代生活,“应邀李杜红楼聚,薄酒粗茶叙好音”。3.符合民族群体及人类群体的长远利益,“雅集书馆聆佳话,不必轻烟落五侯”。4.以中华优秀文化为本源,“晚牵杏雪早追梅,墙角凌风霞彩飞”。5.具有广博、开放、生命更新能力的文化精神,即融会中外古今的人类理性,“山门有路通天下,彰显中华立世殊”。

《韵扬妫水》给我的启迪:当代人文精神和现代伦理,需要国人一起去建构、去体认,它将成为精神家园和文化纽带,在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,也拥有充实光明的精神生活,并能够满怀信心地走向未来。

读毕《韵扬妫水》.我最后的札记是:以清净心看世界,以欢喜心过生活,以平常心生情味,以柔软心除挂碍。过去事情已经过去了,不困于过往;未来日月不畏惧,不必测量。只今便道日日新,梅子熟时栀子香。

注:《韵扬妫水》(陈超诗词作品集)载:乔雨主编《妫川文集》北京出版社、2022年1月版。

2022年3月27日星期日、石中元撰写于北京延庆淡泊湾书斋。

免责声明

1、凡本网注明出处非(欧洲日报)的作品,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或会员发布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,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,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。

2、凡涉及客服电话、转账交易等请查询官方认证,谨防上当受骗。

3、为了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,请核实安全认证的官方客服电话,防止上当受骗。

4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其它问题,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。